谁读过蔡金亭的博士论文?

hi,有谁读过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蔡金亭的博士论文(The Effects of Multiple Linguistic Factors on the Simple Past Use in English Interlanguage)?希望和你们交流,尤其是他的博士论文的数据统计问题。我觉得他的数据处理上有点怪,或者说存在一定问题,但是我不确定,希望能和对tense and aspect acquisition 感兴趣的朋友一来探讨。更希望能得到语言学数据统计方面的专家的指导。感激!
 
回复: 谁读过蔡金亭的博士论文?

hi,有谁读过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蔡金亭的博士论文(The Effects of Multiple Linguistic Factors on the Simple Past Use in English Interlanguage)?希望和你们交流,尤其是他的博士论文的数据统计问题。我觉得他的数据处理上有点怪,或者说存在一定问题,但是我不确定,希望能和对tense and aspect acquisition 感兴趣的朋友一来探讨。更希望能得到语言学数据统计方面的专家的指导。感激!


语言因素对英语过渡语中使用一般过去时的影响 is published through FLTRP in Beiwai, why not purchase a copy? Good luck!
 
回复: 谁读过蔡金亭的博士论文?

语言因素对英语过渡语中使用一般过去时的影响 is published through FLTRP in Beiwai, why not purchase a copy? Good luck!

I am afraid anna_01124 isn't looking for a copy of Cai's doctorial dissertation, but comments from those who have read Cai's dissertation.
 
回复: 谁读过蔡金亭的博士论文?

很可惜我没有看过蔡的论文,因为我的兴趣不在这方面。你既然看过论文,应该了解文章内容。你如果认为他的方法有问题,可以指出来,问题在哪里,让大家来评判一下。
 
回复: 谁读过蔡金亭的博士论文?

没读过可能很难解释。读过的话我想大家一起来思考一下他的论文Section 5.2.2.2中Table 5.11用ANOVA的理由何在?这是一个cross-sectional study,120 cases,其中没有分组,而是把120 cases分别看作一个组(即120 groups)所作的ANOVA test。我的疑问是一个case能否代表一个group?如果能,似乎能说得通;如果能,似乎就很牵强了。由此我又想到一个问题:ANOVA在什么情况下适用?如其适用的条件和数据类型?
 
回复: 谁读过蔡金亭的博士论文?

【英文题名】 The Effects of Multiple Linguistic Factors on the Simple Past Use in English Interlanguage
【作者中文名】 蔡金亭;
【导师】 潘永樑;
【学位授予单位】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学科专业名称】 英语语言文学
【学位年度】 2002
【论文级别】 博士
【网络出版投稿人】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网络出版投稿时间】 2002-10-09
【中文摘要】 时体作为重要的语法范畴,一直是理论语言学家和应用语言学家的研究重点。对中国的广大英语学习者和研究者而言,英语的时体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以前的研究表明,在英语过渡语中,时体的使用是复杂的变异现象。在某一种时体的必要语境中,学习者既可能选择要求的时体,也可能使用其它时体类型。那么,这些变异有没有规律可循,又受哪些因素影响和制约呢? 以前的时体习得研究经常探讨某一种语言因素对英语时体使用的影响,但是时体使用实际上同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有必要进行多变量研究。作者考察了近年来为数不多的多变量研究,努力探索克服它们缺陷的新途径,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过渡语变异模型(interlanguage variation model)。这个框架提出,多种因素可能同时影响一种变异现象,多种因素之间也可能有交互影响。 为了深入探讨时体变异的规律和特点,本文首先使用中国学习者语料库做了一个先导研究,发现英语中的一般过去时不仅使用频率高,而且也是最容易出错的时体之一,所以作者选择了一般过去时作为本研究的焦点。本文集中探讨了六种语言因素对中国大学生在英语过渡语中使用一般过去时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五...
【英文摘要】 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nse/aspect use in English interlanguage is that the ways verbs are inflected in obligatory contexts are highly variable. It is a controversial issue whether such variable patterns are systematic or free. 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everal linguistic factors on the simple past use in English interlanguage of Chinese-speaking learners. In a corpus-based preliminary study, simple past was identified as the topic of the main study, as it had both hig...
【DOI】 CNKI:CDMD:1.2002.114318
 
回复: 谁读过蔡金亭的博士论文?

没读过可能很难解释。读过的话我想大家一起来思考一下他的论文Section 5.2.2.2中Table 5.11用ANOVA的理由何在?这是一个cross-sectional study,120 cases,其中没有分组,而是把120 cases分别看作一个组(即120 groups)所作的ANOVA test。我的疑问是一个case能否代表一个group?如果能,似乎能说得通;如果能,似乎就很牵强了。由此我又想到一个问题:ANOVA在什么情况下适用?如其适用的条件和数据类型?

ANOVA 的 使用条件是 不同水平下面, 各总体服从方差相同的正态分布就可以。
 
回复: 谁读过蔡金亭的博士论文?

没读过可能很难解释。读过的话我想大家一起来思考一下他的论文Section 5.2.2.2中Table 5.11用ANOVA的理由何在?这是一个cross-sectional study,120 cases,其中没有分组,而是把120 cases分别看作一个组(即120 groups)所作的ANOVA test。我的疑问是一个case能否代表一个group?如果能,似乎能说得通;如果能,似乎就很牵强了。由此我又想到一个问题:ANOVA在什么情况下适用?如其适用的条件和数据类型?

里面似乎提到的是四个组而非一百二十个组。:)
 
回复: 谁读过蔡金亭的博士论文?

按照lexical aspect分成四组,每组120 cases,使用的数据类型是百分比,而这百分比是从每个case中来,虽然四组之间看似独立,但是等于是把每个case再分成四组了。一直纠缠在这里出不来呢。如今似乎明白了一些,总结心得是:相互独立是相对的。呵呵,不知是否正确?
 
回复: 谁读过蔡金亭的博士论文?

没读过可能很难解释。读过的话我想大家一起来思考一下他的论文Section 5.2.2.2中Table 5.11用ANOVA的理由何在?这是一个cross-sectional study,120 cases,其中没有分组,而是把120 cases分别看作一个组(即120 groups)所作的ANOVA test。我的疑问是一个case能否代表一个group?如果能,似乎能说得通;如果能,似乎就很牵强了。由此我又想到一个问题:ANOVA在什么情况下适用?如其适用的条件和数据类型?

anna老师您好!想必您也对时体研究感兴趣。多年以来,蔡老师勤于钻研,在二语习得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一点您可以在CNKI里搜一下便知。在蔡老师给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开设的专业课程里,就有统计学这门课,可以说自2001年以来,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语言学方向的研究生所学的统计学知识都与蔡老师的认真工作密不可分。

至于他的博士论文,当时文秋芳教授和答辩委员会的其他几位资深教授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无论是在选题、行文、方法、观点等方面都值得语言学同行学习。读过他的学位论文和其他论文的人大有人在,至今我还没有听说有人对他的论文有异议。建议您再找相关的资料研究一下,或者再仔细看看蔡文中的相关章节,我想您的疑问自然就会消失。对于您的疑问,我会转达蔡老师,我也会请他来看看您的贴子。如果确实有问题,他会认真地为您提供解答的。
 
回复: 谁读过蔡金亭的博士论文?

谢谢fountainli,您在帖子中说的关于蔡金亭老师的情况我也十分清楚。老实说,我也很崇拜他,拜读他的文章的同时我也在思考,毕竟学习也有个过程,若遇到不懂的地方,很多东西我们也不妨拿出来讨论,愈辩愈明嘛。呵呵,如果蔡老师能够加入到我们论坛的讨论中来那就真是我们的福气了。

foutainli是否也对时体习得感兴趣?有什么心得可否一起交流?
 
回复: 谁读过蔡金亭的博士论文?

导师曾教导过,不懂就说不懂,不能轻易地说别人做的东西有问题,这样容易伤人的。我个人认为,不懂的地方拿出来讨论没有任何问题,但措辞是否应该考虑一下会不会引起误读,网上讨论不像面对面讨论,言语不当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的。至于我本人,虽然看过时体习得的文章,也读过蔡老师的文章,但才疏学浅,不敢轻易发表这方面的看法。到这里来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向各位前辈学习的,所以能看到各位老师在这里发表的看法就可以了。蔡老师有时间的话会来看的。
 
回复: 谁读过蔡金亭的博士论文?

导师曾教导过,不懂就说不懂,不能轻易地说别人做的东西有问题,这样容易伤人的。我个人认为,不懂的地方拿出来讨论没有任何问题,但措辞是否应该考虑一下会不会引起误读,网上讨论不像面对面讨论,言语不当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的。至于我本人,虽然看过时体习得的文章,也读过蔡老师的文章,但才疏学浅,不敢轻易发表这方面的看法。到这里来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向各位前辈学习的,所以能看到各位老师在这里发表的看法就可以了。蔡老师有时间的话会来看的。

如果这样措辞真的伤害了您的自尊,那我真的表示歉意。但是,我个人仔细斟酌并且换位思考过后,我觉得我的语言不存在伤人这回事。而您却用这样的语言来说我,我这个时候倒是觉得受伤和委屈,请各位老师也出来评个理。搞学术本来就应该抱着批判的态度,每一个研究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我说的“是否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个就是抱着质疑的态度。

另外,蔡金亭老师的博士论文Section 5.2.2.2中Table 5.11和Table 5.13,大家对比两个表可以看到within groups中df的数据是不同的,这是怎么回事?其中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有些missing cases?
 
回复: 谁读过蔡金亭的博士论文?

您误会了,不是伤我自尊了,与我没有关系,我只是根据导师的教诲,结合自己的教训,提点建议,您不必觉得受伤和委屈。我要是您的话,我就会把我没弄明白的地方给出,不说什么是否存在一定的问题,请大家帮助答疑,这样不是更好吗?
 
回复: 谁读过蔡金亭的博士论文?

如果您觉得受伤和委屈,我向您致歉,丝毫没有要伤您的意思。
 
Back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