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语料库语言学与中国外语教学:桂诗春、冯志伟、杨惠中、何安平、卫乃兴、李文中、梁茂成
楼上几位对语言库语言学现状和一些问题的探讨值得我们每一位语料库研究者去思考。
语料库语言学发展到现在,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了,国内的语料库语言学研究在经历了前几年的“异常繁荣”之后,现在已进入maggieq58所说的“平滑期”,这个现象未必不是个好事。这说明很多研究者开始冷静地思考一些问题,而不是盲目地做没有价值的工作;当然,这也是语料库语言学界的一次重新洗牌,replicate过去的研究已经不可取了,没有创新、没有贡献的研究将不再会有市场。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语料库语言学怎么研究才叫有创新,有贡献?这个问题不好回答。还是从具体情况谈起。我个人认为,做语料库语言学首先需要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1. 语料库语言学研究要讲应用,同时也不能忽视理论方面的创新。
Flycap提到要将语料库研究用于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这就是语料库语言学研究在应用方面的贡献!既然大家在问“很多论文在出成果的同时,是否能够把研究得到的结论实实在在地应用于语言教学,语言诊断或翻译等实际领域?”说明大家已经意识到了这个research gap,那么我们何不在自己的教学中验证一下这一成果呢?历史上很多研究成果不就是一代代研究者不断完善的产物吗?比如,“Zipf law”就不是由Zipf一个人完成的,对这一定律做出重要贡献的人至少有5个,提出者是法国速记学家J. Estoup,之后是 E. Condon, G. K. Zipf, M. Joos, B. Mandelbrot。可见,做一个Zipf似的完善者贡献也是大大的。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语料库语言学的理论创新。这一点致力于“语料库驱动”的学者还是挺让人敬仰的,尽管有时我们并不是很喜欢他们比较极端的言论。“语料库驱动”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方法论的拓展,它让我看到了语料库研究的根本,认识到了研究者的重要性。作为语言学的分支,语料库语言学的核心还是语言研究,我们有这么好的工具,这么丰富的语言材料,难道我们就不能为语言学理论添点什么吗?继续跟在Saussure、Bloomfield、Chomsky等大师们的后面吃“前语料库时代”留下来的“盛宴”让我们情何以堪?我们尊敬并认同大师们的劳动,但语言现象如此复杂,一定有他们没有观察到的现象。在做研究的时候多往深处考虑一下,多问几个why?how?或许就会有一些火花产生。
另外,语料库研究并不是只要技术优势,语料库研究中用到的统计手段说到底,只是在用量化的方法研究质化的数据,而质化的数据是需要研究者来提炼、解读的。一个只谈技术的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是没有思想的。
2. 语言学是一个基础学科。那就意味着语言学研究确实存在成本和收益严重不平衡的问题。但是,客观来讲,基础学科之所以称为“基础学科”,就不能用立竿见影的盈亏去衡量,否则就是悖论。Chomsky 在上个世纪50年代提出“自然语言的形式模型”的时候也不被人认可,发论文也是到处被拒,但后来却成了自然语言处理的奠基之作,这点一定是他本人也没想到的。或许他做这个研究的初衷只是想换个视角研究语言,只是兴趣使然。还想提一下冯志伟教授,当年在北大已经读了两年的地球物理,就是凭着对语言学的热情,毅然转到语言学专业,从大一开始上起,比我们的大学多花了两年时间。抛开大师们超人的智商不说,他们对语言的那份热情、执着和敢于付出的精神又有几个人能敌?
回到Flycap提到的问题,“这么多学语言学的硕士博士,但真正有所作为的几乎是万里挑一”,如果真的是“万里挑一”那就是语言学界的大幸了。只是我们不应该要求语言学专业的学生马上就能将知识外化,学以致用。作为老师,给他们点“粮食”,在给他们点上路的时间,能否成名成家更多的还是靠他们自己的悟性和努力!
对于基础研究,亚洲微软研究院的一句名言是:我们的研究是为了赚后天的钱。20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基础的、有潜力的科学研究以实现微软公司对未来计算的美好愿景。当然,有人会说微软财力雄厚,能做得起。其实,作为普通研究者,心中留有一幅美好愿景更加重要,研究不是用钱做的,更是用心做的。
3. 语言学对计算语言学的指导意义。自然语言处理的算法化、程序化和实用化的确是靠计算语言学家来推动的,而且如Flycap所言,“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这些成果背后…语言学者的贡献并不多”,确实如此。但同时我们也需要承认另外一个事实,没有语言学者的贡献,自然语言处理无法朝更理想的目标发展。虽然现在机器学习、基于统计的方法也如火如荼,但是如果没有真正懂语言的人去指导,统计无异于平均意义上的模仿,很多语言细节还是抓不住关键特征。另外,“语言学者的贡献不多”还是怪我们这个专业队伍没有给自然语言处理提出更多更好的理论来。我们了解过这个领域的需要吗?这是不是也是我们的失职?
语料库语言学归根到底是语言学,抓住了这个核心,很多问题也就不难回答了。至于“大家都很浮躁”的问题,且不做评论,“环境不是借口。只有坚执自己认定的核心价值,才不会在惊涛骇浪中迷途。”(亚洲微软研究院院长洪小文)
个人拙见,欢迎拍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