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忠华——卫乃兴

xujiajin

管理员
Staff member
怀念忠华

  肖忠华走了。这消息袭得人心痛,像钢针扎入,尽管这早已是预料中事。
  初识忠华是2007年下半年的事。彼时,他自英回浙途径上海,顺便来交大作客。我们虽不曾谋面,但一见如故,相谈合意,全无丁点的客套与隔膜之感;这大概由于做着同样的事——语料库研究,彼此心中早已熟悉对方而又投缘的缘故吧!肖忠华不善辞令,但话语特别实在,掷地有声。看得出,这是一个严谨做事、从不虚妄、行胜于言的同道。
  2009年,中国语料库语言学研究会成立,忠华作了理事。我们的交往也渐渐多了起来。他每次回国,大抵都要来交大或北航一叙。话题每每涉及英伦旧事、故土情结、个人打算。但令他深切关心的却是故人新友的发展,从项目进展到职称晋升。一个人对事业的虔诚、朋友的忠诚尽都体现在润物细无声般的话语之中!
  2011年中国语料库语言学大会后,肖忠华和我谋划选择其中几篇优秀论文在有影响力的国际期刊发表。我们的目的十分单一:让中国的语料库研究在国际发声!我们一同组稿、审阅、送交外审、与编辑沟通。其间,忠华花了大量时间阅改分工于他的稿件,斟字酌句。“审阅”界面下,修改版文件上密密麻麻的符号和批注倾注着他的心血与辛劳!最后,由我们二人为特邀编辑的这组稿件得以在“Corpus Linguistics and Linguistic Theory”2014年第1期发表。今天,重新审视这6篇文章,再读我们两个合写的前言,禁不住感概良多,睹物思故。我知道,他在英生活不易,工作载荷巨重。可为了事业,肖忠华就是这样一个忘我的拼命三郎!
  2014年,我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rpus Linguistics之邀评介忠华的“Corpus-based Contras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一书。说实话,对他书中的一些方法和观点我并不特别了解或赞同。我去信求教,他已在病榻,却总耐心回复,逐一解释。我的这篇拙文发表于该刊2015年的第2期。不像专事赞誉的评介,这篇评论用了两页的篇幅讨论书中的方法与数据解释问题,不乏针砭之意。忠华读到拙文时身已虚弱,正与病魔顽强搏斗,却发来了信件,表达欣喜与感激之意。这就是肖忠华,一个真的学者,不屑阿谀吹捧,乐于求真至真!
  肖忠华生命最后的半年,一直在与命运顽强搏斗。夫人的悉心照料,众多朋友的热诚相助,给了他难得的乐观、信心和勇气。多种疗法,中西并用,总期待回天有术、奇迹出现。他多次深夜打来越洋电话,托我求医问药。每每听到他微弱的声音,我都百感交集,难以自制!
  忠华走了,留下了难计其数的心血与智慧之作,也留给了朋友们无尽的忧伤!
  愿逝者安息,生者保重!

                       卫乃兴

                       2016年元月6日


(后记:肖忠华兄公元2016年1月2日走后,强行克制、沉默数日,不愿再想。然终不能自制,思绪聚集,不抒不解。特写几言,以寄幽思。)

注:卫老师来信,请代为转帖于Corpus4U。
 
Back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