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频率效应研究

oscar3

高级会员
书名: 语用频率效应研究
ISBN: 7-100-03355-1/H?848
作者: 邹韶华
开本: 32开
装订: 平
字数: 220 千字
页数: 298 页
定价: ¥17.00
版印次: 1-1
责任编辑: 王金鑫
出版日期: 2001-12-01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click the following link。
http://www.cp.com.cn/scrp/bookdetail.cfm?iBookNo=919&sYc=1-1
9191-1.jpg
 
I happen to have this book. I have read several chapters of the book.
作者是黑龙江大学中文系的60多岁的老先生。这本书写得不错,推荐。
2005080419495323.jpg
 
回复:语用频率效应研究

前言
“语用”指词语及句式(有时也包括语素)在语言中的运用,“语用频率”指词语及句式在一定的语言材料中运用的次数,“语用频率效应”指因词语及句式在语用中出现次数的多寡而对语言的意义、结构等产生的不同影响。例如“我在教室里等人”与“我在教室外等人”这两个句子结构完全一样,但是:
   (1)我在教室里等人=我在教室等人
   (2)我在教室外等人≠我在教室等人
就是说,(1)中的“里”可省略,(2)中的“外”不可省略。这说明,从意义上看“教室”隐含“里”而不隐含“外”,从结构上看(1)中的“教室”可带零方位词而不必加“里”去表达。这种意义和结构上的差异是与“里”、“外”的语用频率直接相关的,《现代汉语频率词典》的统计数据表明,“里”的使用频率为6474,“外”的使用频率为836。这种“里”、“外”使用频率多寡对语言运用中方位意义及结构产生的影响就是我们所说的语用频率效应。
  本书对语用频率效应的研究立足于现代汉语,它不是对这种效应的全面、系统即穷尽性的研究,而是带有抽样的性质。全书分四个板块,每个板块中的各部分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下面简单介绍其中的部分内容。
  语用频率在词层面上产生的效应我们研究了中性词的语义偏移问题,不仅对中性词的语义偏移现象作了较为详尽的描写,而且得出某些格式里中性词语义基本上偏向积极意义是与常用5000词中积极意义与消极意义词汇使用频率大致为七比三这一事实相联系的结论。语用频率在短语层面上产生的效应我们研究了“VP+NP₁+de+NP₂”结构的分化,“VP+NP₁+de+NP₂”即“牵着小王的手”这种结构。歧义研究最能深入到语法的精细微妙之处。以往的分析只认为“牵着小王的手”有歧义,我们则着眼于进一步探索歧义双方的关系。通过语用频率分析,发现汉语中这种结构70%以上用于动宾式,30%以下用于偏正式,歧义的双方是不等值的。这对于谓语中心说(或“动词中心说”)无疑提供了重要的佐证。语用频率在句子层面上产生的效应我们研究了“比”字句:
  论身体 我不比你强→我不比你
      我不比你弱 我不比你
从上面的用法中我们可以看出,表示积极意义的成分(强)可以隐含,表示消极意义的成分(弱)必须显露。为什么会是这样?这显然是受到了语言运用中“比”字句的评价项多数为积极意义这一特点的制约。我们曾对130多万字的语料进行过调查,“比”字句评价项为积极意义的约占总数的75%,消极意义约占25%。
  现代汉语中许多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十分棘手的问题其实也许是可以用语用频率效应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的。本书《动词连用的中心》及《语法规范的习性原则》两部分就想在解决这些老大难问题方面作些尝试。赵元任的《国语入门》在李方桂的建议下使用了Verbal Expressions in Series(V-V Series)这个术语,李荣译成了“连动式”。连动式不是个令人满意的名目,它不能反映短语前后两部分的关系(如主谓、动宾、偏正等等)。不能令人满意而还这么叫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一般认为前后两部分分不出主次,比如“开门出去”,说“开门”为主,“开门怎么样了?”“出去”是补充说明前者的。说“出去”为主,“怎么出去的?”“开门”是修饰限定后者的。就某个句子孤立地看,确实是如此。换一个思路,假如我们从语言运用的整体来考察,即从成百上千甚至更多的这类用例来考察,就会发现,动词连用,语义中心在后占了绝对的优势。我们从约100万字的语料中找出相关用例686个,其中中心在后的约占85%(中心在前的约占4%,两个中心的约占11%),几个动词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前修饰限定后,那末从整体上将连动式归入到偏正关系中去应该说是大体符合语言的本来面目,因而也是比较合理的。语法规范的习性原则这一部分同样是用语用频率效应的理论去解决语法规范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词类划分与词性标注的问题一直为语法学界所关注,近来出现了一批标注词性的语文工具书,这是可喜的事情,但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彼此分歧,让读者无所适从,很令人担忧。比如同一个词各家标注的词性不同,“对话”《现代汉语学习词典》标名词,《新编古今汉语大词典》却标动词;又如对是否兼类看法各异,“反应”《现代汉语学习词典》兼标名词、动词,《新编古今汉语大词典》只标名词;等等。问题出在哪儿呢?词类划分及词性标注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构拟的可能状态,一种是描写的现实状态。只有后一种状态可以作为词类划分及词性标注的依据,它要考察语用频率,是事实的反映,因而比较客观和科学。我们曾对100多万字的语料进行过调查,上面说过的“对话”名用6次,动用3次,“反应”名用15次,动用3次。根据这项数据可以做出这样的结论:“对话”、“反应”都是名、动兼类词,在标注词性时先标名词,再标动词。如果有大型而又具有权威性的语料库可供利用,结论将会更加准确。
  通过语用频率效应研究,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语言中的很多问题是不能靠苦思冥想、坐而论道去解决的,必须靠调查分析去得出实事求是的结论,谁更多地掌握了事实,谁就更多地掌握了真理,因而也就更多地亨有发言权。
 
回复:语用频率效应研究

原来xujiajin有此书,我仅仅浏览了一下前言和目录。
 
回复:语用频率效应研究

以下是引用 majorlv5112005-8-3 23:19:27 的发言:
5楼的文章是扫描的么?第一页根本没法看啊

Everything is on page #2, starting from the right column. 第一页是出处,可以不看。
 
Interesting review. The "subjective connocation" of shuiping is what we call semantic prosody today.
 
回复:语用频率效应研究

以下是引用 xiaoz2005-8-3 23:26:18 的发言:
Interesting review. The "subjective connocation" of shuiping is what we call semantic prosody today.

It's amazing that he did this all by himself (manual labor + isolated in China).
That's why I often say that there are many brilliant people in China, and given
the chance they could do so much more...

[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05年08月03日 23时32分45秒 编辑过]
 
I sighed that zou did not meet any corpus researcher like me during one of my lectures.
Zou has provided good insights in the book. But can you imagine how he collected the data and counted the occurrences within 20 years. My goodness. Adimiration or sympathy?
 
A Heilongjiang Daily report on 邹邵华研究语用频率效应出成果

1195个例证与一个成果
  与邹老的相识缘于本报报刊载的一句话,他把这句话作为论证他目前研究项目的一个例证,那是他收集的第1193个例证。看到这句话时,他顺手记在了他的钱包上―――一个半截的旧信封。他拿来与记者交流,记者由此得知,二十多年来他研究的课题便是“语用频率效应”。他发现,人们乐观向上,追求真善美的特征与其语言表达中积极意义词语运用占优势是相互印证的。
  随后,在邹老的书房里记者又看到了他收集例证的“宝囊”,那是三个厚厚的十六开大本和近一尺高的信息卡片。这里记录了他进行此项研究的1195个例证。
  邹邵华说:“例不十,法不立”。为了能作出令人信服的规律阐释,邹邵华查阅的资料要以数千万字计算。
  翻阅着那些都已泛旧的资料,记者惊异人要有怎样的定力才会下此功夫,倾注这般心血?二十余年的研究生涯是怎样的一种心境?这在常人眼中可能是一种“迂腐”,但真正地走近这位学者,记者更多的是感动……
http://www.corpus4u.org/upload/forum/2005080400060331.doc
 
BTW: I would like to introduce to you a new trendy encyclopedia wiki or the wiki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in_Page

It is a completely new concept of making an encyclopedia in the network era. June 6, 2005 TIME has a special report on wikipedia:

Wiki wisdom: A free online tool is transforming knowledge.
 
回复:语用频率效应研究

以下是引用 xujiajin2005-8-4 0:03:57 的发言:
A Heilongjiang Daily report on 邹邵华研究语用频率效应出成果

1195个例证与一个成果
  与邹老的相识缘于本报报刊载的一句话,他把这句话作为论证他目前研究项目的一个例证,那是他收集的第1193个例证。看到这句话时,他顺手记在了他的钱包上―――一个半截的旧信封。他拿来与记者交流,记者由此得知,二十多年来他研究的课题便是“语用频率效应”。他发现,人们乐观向上,追求真善美的特征与其语言表达中积极意义词语运用占优势是相互印证的。
  随后,在邹老的书房里记者又看到了他收集例证的“宝囊”,那是三个厚厚的十六开大本和近一尺高的信息卡片。这里记录了他进行此项研究的1195个例证。
  邹邵华说:“例不十,法不立”。为了能作出令人信服的规律阐释,邹邵华查阅的资料要以数千万字计算。
  翻阅着那些都已泛旧的资料,记者惊异人要有怎样的定力才会下此功夫,倾注这般心血?二十余年的研究生涯是怎样的一种心境?这在常人眼中可能是一种“迂腐”,但真正地走近这位学者,记者更多的是感动……
http://www.corpus4u.org/upload/forum/2005080400060331.doc

Great read. Thanks.
 
回复:语用频率效应研究

以下是引用 xujiajin2005-8-4 0:19:22 的发言:
BTW: I would like to introduce to you a new trendy encyclopedia wiki or the wiki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in_Page

It is a completely new concept of making an encyclopedia in the network era. June 6, 2005 TIME has a special report on wikipedia:

Wiki wisdom: A free online tool is transforming knowledge.

A lot of American teenagers these days are using it as their portal for everything
(e.g. homework assignments). Don't know if that's a good thing or a bad thing...

[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05年08月04日 01时53分03秒 编辑过]
 
回复:语用频率效应研究

以下是引用 xujiajin2005-8-4 0:19:22 的发言:
BTW: I would like to introduce to you a new trendy encyclopedia wiki or the wiki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in_Page

It is a completely new concept of making an encyclopedia in the network era. June 6, 2005 TIME has a special report on wikipedia:

Wiki wisdom: A free online tool is transforming knowledge.


Thanks. Great
 
It is more sensible to promote wired wiki to wide wisdom.
In other words, if kids are able to transform the knowledge from wikipedia to their performance in class. That will be great. Spoken assignments instead of written assignments should account for a larger share of the evaluation of our kids.
 
Back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