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开拓语料库研究视野

xujiajin

管理员
Staff member
刘语料说:
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语料库方向的博士有杨达复(现工作于西安外国语学院,任该院英文学院院长,基于其博士论文的专著 EFL Error Patterns in China. ShannXi: Shaan Xi People's Press.)
马跃(博士论文Semantic Attainment In Interlanguage : A corpus-based study of verb uses through Chinese L2 learners'written English texts.) 此二位都由我国应用语言学的开拓者和'神行太保'桂诗春先生指导。
另外还有卫乃兴,李文中。卫博士对搭配做了深入的研究,并发表数篇论文,其博士论文《搭配的界定与研究体系》入围桂诗春先生和杨惠中先生主编的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博士文库。
李文中博士对计算机软件颇为精通,对各种Concordancer 应用熟练,对clusters 的研究最近在英国宣读其论文。
另外,还有稍微毕业迟一点的濮建忠博士后,其英文专著 Colligation,collocation and chunk 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雷秀云博士,其博士论文是关于科技文体,采用的是Biber的MD,MF方法。
上面四位都由语料库语言学东方的开拓者杨惠中先生的悉心指导,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研究得很细致。



上面所列的几位的确是目前国内语料库研究方面的一些骨干(这里主要指外语口,不包括中文口和计算机口的)。这些学者基本出自桂老先生和杨惠中先生门下,因此主要关注学习者语料库,而且多是借助CLEC来做的。这样的一个直接影响是,大量的研究生也一头扎进了学习者语料库的研究中。

这多少让我联想到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在中国的盛行的现象。在中国大地上,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在相当长时间是功能语言学的代名词。然而,有趣的是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国际上的地位显然没有那么显赫。问题最后还是要归结到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等韩在悉尼大学的弟子回国后大张旗鼓的推广。

这一方面反映了中国国内语言学信息的单一和对不同学派学术思想的不了解,这与文献的匮乏有直接关系。学生们,年轻学者往往都只能从一些引介文章里获得二手信息。另外,我们盲从学术权威的毛病也在作祟。在接受某种学术思想之前还是应当多做思考才是。

所以我们主张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应当拓宽我们的研究视野。我们的corpus4u论坛上多个分论坛的设置也正是出于这种考虑。
 
回复:开拓语料库研究视野

This is an interesting observation.

What is encouraging is that many users on this forum appear to be able to
read English original work. In that case they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read
original classic and curent work in discourse/functional/pragmatic
linguistics, which includes both books and journal articles. Introductory texts
are always secondary. One has to read primary texts to make sound
judgement.
 
回复:开拓语料库研究视野

I can't agree more.
Read the original, whether in literature or linguistics.
 
Good idea! Could you give us some information on E-C or C-E parallel corpus studies home and abroad?
 
xujiajin 的观察很有见地,这叫一窝蜂地上。所以才有1-2代兴一个理论,旧的去新的来。
 
陈平有一个观点可供大家参考“同任何大写的理论保持一定距离(keep a distance from any capitalized theory)”。
这个观点中有几个意思:
1、从语言学发展史上来看,那些“大写的理论”差不多一代人左右的时间就会衰落(Chomsky的理论是一个特例,但也已经走下坡路了)。城头变幻大王旗是历史的常规。
2、我们更应该尊重语言事实,而不是一味的攀附某种理论框架。这方面国内的汉语界要比外语届做得好得多(比如语用频率效应研究http://www.corpus4u.org/showthread.php?t=684),因为中国历来有良好的考据的传统。外语届仗着“一招鲜”很方便地进口了西方的理论。这是我们需要改变的。

我曾经去北京的几所高校外语系或外语学院应聘教职,面试中常有老师问到你论文用的是什么theoretical framework。我感觉这就好像是在问我是属于那一派的一样。我的回答是我是先收集语料,然后整理、归类、分析、比较。也可以同其他的理论方法相比较(所以我喜欢),但却不可先入为主地采用某种理论方法来框定自己要研究的语言事实。这样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回复:开拓语料库研究视野

以下是引用 2632005-8-6 17:00:27 的发言:
Good idea! Could you give us some information on E-C or C-E parallel corpus studies home and abroad?

Go to the "parallel comparable corpora" forum to look for posts in which you are interested.
 
基于语料库的研究的很重要一点就是尊重语言事实,从语言事实中去寻找语言规律,这相对于Chomsky的innateness观显然更具有说服力。
 
回复:开拓语料库研究视野

以下是引用 xujiajin2005-8-6 21:14:12 的发言:
陈平有一个观点可供大家参考“同任何大写的理论保持一定距离(keep a distance from any capitalized theory)”。
这个观点中有几个意思:
1、从语言学发展史上来看,那些“大写的理论”差不多一代人左右的时间就会衰落(Chomsky的理论是一个特例,但也已经走下坡路了)。城头变幻大王旗是历史的常规。
2、我们更应该尊重语言事实,而不是一味的攀附某种理论框架。这方面国内的汉语界要比外语届做得好得多(比如语用频率效应研究http://www.corpus4u.org/showthread.php?t=684),因为中国历来有良好的考据的传统。外语届仗着“一招鲜”很方便地进口了西方的理论。这是我们需要改变的。

这种说法很新颖,以前还真没有听说过。
 
其实这种现象是一个已有的通病哈,感觉我们国内的学术研究很少是原创的(当然国外是否如此我不敢妄下评论),特别是现在的论文任务,逼得大家就是相互的"借鉴""阐述"
以至于很多二手资料,三手资料....meaningless
 
其实 动态语法 说这里很多人能读到一些original 文章书籍,还只是少数的,
我很庆幸从这个网站下载了几篇国外的文章
 
agree with Dr.Xu, another point, Chomsky is not so welcomed by China because his theory is based on mental philosophy, but we believe in Marxism. Chomsky has any disciples in China?
 
回复:开拓语料库研究视野

以下是引用 majorlv5112005-8-6 21:54:30 的发言:
其实 动态语法 说这里很多人能读到一些original 文章书籍,还只是少数的,
我很庆幸从这个网站下载了几篇国外的文章

可能我的话有歧义,我说的是这里很多人有能力读原文(主要是英文),现在
接触原文的机会也多了,应该多注重看原文。另外看原文的时候除了看大部头的书之外,
还要看论文,最新的东西都是在杂志的文章上面的。
 
回复:开拓语料库研究视野

以下是引用 xujiajin2005-8-6 21:14:12 的发言:
陈平有一个观点可供大家参考“同任何大写的理论保持一定距离(keep a distance from any capitalized theory)”。
这个观点中有几个意思:
1、从语言学发展史上来看,那些“大写的理论”差不多一代人左右的时间就会衰落(Chomsky的理论是一个特例,但也已经走下坡路了)。城头变幻大王旗是历史的常规。
2、我们更应该尊重语言事实,而不是一味的攀附某种理论框架。这方面国内的汉语界要比外语届做得好得多(比如语用频率效应研究http://www.corpus4u.com/forum_view.asp?forum_id=60&view_id=684),因为中国历来有良好的考据的传统。外语届仗着“一招鲜”很方便地进口了西方的理论。这是我们需要改变的。

我曾经去北京的几所高校外语系或外语学院应聘教职,面试中常有老师问到你论文用的是什么theoretical framework。我感觉这就好像是在问我是属于那一派的一样。我的回答是我是先收集语料,然后整理、归类、分析、比较。也可以同其他的理论方法相比较(所以我喜欢),但却不可先入为主地采用某种理论方法来框定自己要研究的语言事实。这样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有很多理论没什么意思,所以才用大写字母来装饰自己。不说什么理论不总是等于没有理论。
理论和事实应该并重,以事实来检验理论。

大家可以看到,我们这个论坛就是在介绍理论的同时,大力挖掘事实,而且是从小处下手,希望对改善学风有帮助。
 
回复:开拓语料库研究视野

有很多理论没什么意思,所以才用大写字母来装饰自己。不说什么理论不总是等于没有理论。
理论和事实应该并重,以事实来检验理论。
^^^^^^^^^^^^^^^^^^^^^^
同意。

大家可以看到,我们这个论坛就是在介绍理论的同时,
大力挖掘事实,而且是从小处下手,希望对改善学风有帮助。
^^^^^ ^^^^^^
支持。
 
回复:开拓语料库研究视野

以下是引用 xujiajin2005-8-6 23:12:13 的发言:

大家可以看到,我们这个论坛就是在介绍理论的同时,
大力挖掘事实,而且是从小处下手,希望对改善学风有帮助。
^^^^^ ^^^^^^
支持。

美国的语言学理论不可谓不多,语言学大家也不可谓不多,可是著作能经得起考验的
还真不多。在这不多的大家中,Bolinger 是其中一个。
(http://www.cinestatic.com/bolinger.htm)
他的东西大多是研究一个一个词语或结构式的用法,一本书前面一个介绍,后面每章研究一个
语词或结构,不管什么理论背景的人都能找到有用的东西。这就是显示了价值。欧洲的学者
跟他相似的是Otto Jespersen,
http://www.geocities.com/Athens/Forum/5037/OJbiblio.html
中国汉语学界则非吕叔湘(http://www.cass.net.cn/y_09/y_09_01/y_09_01_14.htm)莫属。

当然敬佩这些学者不等于说我们不能研究新东西了,而是学习他们的学术风骨和精神,要得他的神韵。

(个人一点看法,不一定对。)
 
大家说得很有道理。我觉得还是要鼓励多元化的研究,我们不要顾此失彼。在对于个人来说,你可能有你的学术眼光和你的学术兴趣,这和你的经历,所受的训练和受到周围的影响等等都有很大的关系。分析事实,其实也需要理论的指导,不管这种理论是新出炉,还有点不成熟,甚至生命力不一定长久,还是你用的理论是久经考验,相当成熟了。完全不受任何理论影响的研究恐怕很少。问题是,我们的理论是不是用对了。就目前国内的研究来说,别的不好说,外语界的研究,大多是拾别人的牙慧。运用别人的理论来进行研究的不多,突破现有理论框架,促进现有理论发展的也不多,到是那些将别人的理论转来转去的不少。我曾经在作硕士论文的时候很想做一个project,但是,后来老师说,你这个论文理论性不强。没有办法,担心答辩过不了,最后只好放弃了。我觉得多研究一些具体的问题是一条非常好的思路,而且我自己也非常欣赏这种做法。但是,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沉浸在这种研究中,必须有一些人作宏观的,比较philosophical研究。总之,我比较倡导多元化的研究氛围。
 
Back
顶部